很难评吗?一文读懂主板到底该买啥

  高端主板一定是御三家(华硕、技嘉、微星)中选择,毕竟从设计到用料,御三家都可以给到最好——这个设计可不是主板颜值,散热片图案设计这些。这里主要是指主板的线路设计,布线水平高低影响电气性能、干扰、运行性能等等。比如说时钟线等长这样的一个问题,内存插槽物理距离各不相同,但是连接到CPU的时候线路需要等长,这是主板设计的基础要求;所以你会看到主板有很多曲曲弯弯的“蛇形走线”,目的一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走线等长,二是通过弯曲减少电磁辐射(EMI)的影响。当然了,只要是具备一定实力的都不会犯这类错,无论几线品牌。

  好的主板布线应该比较均匀整齐,走线度。因为转弯角度过小的走线在高频电路中相当于电感元件,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。

  再说用料,包括主板PCB含铜量,主板的各种元器件(贴片电容柜、电阻、MOS管、接插件等),不同级别的规格(电气特性、耐热耐压、牢固度等)单价差距不大,但是别忘了这是批量生产,尤其一个主板就要用到千把个的数量,这成本可一点儿都不小。所以高端主板的堆料,代价自然是成本高企。当然了,御三家能够最终靠高定价策略覆盖掉。

  另一方面,主板的BIOS设计也十分讲究功力,大家看到的是无数可操作选项,然而这背后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。这涉及到硬件编程、底层系统编程以及对电脑体系结构的深入理解。而且,这要结合到自家主板的硬件设计。所以你也能看到往往是御三家的BIOS最好用。

  讲到底,二线品牌高端产品较少的最终的原因,就是品牌自身不能支撑高定价策略来覆盖成本,这样说是不是就明白了?

  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最头疼的了,说白了就是鸡头凤尾的问题。以用料为前提自然是二线中端(七彩虹、铭瑄、映泰、华擎)产品,以BIOS的易用性、可靠性选择,御三家的入门产品好像又不是不能用。其实这可以细分一些情况来决定。第一是供电是不是满足,如果御三家的入门主板不能够满足目标CPU的供电,那必然要排除在外;第二个问题是,我们应该在功能、成本、耐用三个方面做出选择,即三选二。比如要性能+成本,二线中端主板就是答案,总之这不是百分百的定论,要看自己最优先的需求。

  这个回答就最简单了,二线的高端产 vs 御三家中端,如果追求可玩性一定是前者,为了弥补品牌溢价能力不够的情况,二线品牌会尽可能在可玩性、功能性这方面多下功夫。如果追求的是稳定可靠,以及成熟的功能性,那么御三家中端就是你的归宿。

  如果预算有限,只能在入门级产品中选择有没有平替选择?答案是有,比如昂达、梅捷、圣旗这些就可以。尤其是圣旗,它的BIOS就是直接用华硕的套壳,所以在功能稳定性上要好不少。另外就是回到前面说的,低功耗入门级CPU+御三家入门级主板也是个选择。但是普通用户建议还是不要碰超低价的小厂主板,因为你确实搞不定……

  很多稀奇古怪的主板、超低价产品,这从某个角度看也是它们突围生存的空间。对它们来说,技术有限、能力有限、产能更有限,所以注定不能做“大路货”,这又要有一定差异化让人产生购买欲,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产品上“找花样”,比如移动版CPU改到桌面的MoDT产品、或者是魔改产品,甚至是用测试版CPU做ALL IN ONE主板。

  另一种思路就是纯低价——你可以说我的主板质量不好,BIOS有明显BUG(如电压不准),稳定性不佳,但是我的法宝就是一个字:便宜。同样的芯片组,哪怕是二线入门级别的主板,也比不过小厂产品售价。当然,这么便宜是有代价的,比如工厂生产的水平有限、质检能力有限、质检手段有限、用料更低质等等。

  对于第一类魔改产品,如果你不是一个精通DIY的玩家,勿碰!勿碰!勿碰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对于第二类纯粹的低价主板,我也建议是尽可能的避免,除非你有足够的DIY知识,能够在遇到功能性故障时找到解决办法,并且买来也是玩为主,而不是使用。